心理防护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心理防护 >> 正文

送您一份心理防护指南,请查收

发布日期:2020-01-28    点击:

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来势汹汹,在这场人类与病毒的战斗中,不仅包括身体机理的抵抗,还包含内心世界对疫情的反应和耐受。身心的平和坚韧,对抗击疫情具有重要作用。在我们用科学手段进行疾病防护的同时,还需要掌握正确的心理调适方式,学会给我们的内心戴上“口罩”。保护自己的心理不会随便受到干扰或感染,也是对新型冠状病毒最好的防范。

一、面对疫情,如何做好心理防护?

1、相信科学,不信谣不传谣。正确认识疾病,理性接纳事实,既不侥幸,也不恐慌。对各类信息要适度关注,挑选权威科学的信息渠道,包括公众号、电视、网站等,不要轻信不实信息,不道听途说,不偏听偏信,不以讹传讹,加重恐慌情绪。

2、放松心情,积极安排生活。由于疫情,也许寒假出行、走亲访友、朋友聚会等计划泡汤了,但是我们在家一样可以度过一个充实愉快的假期,比如:勤阅读、多运动、查文献、写日志、练瑜伽、学烹饪等等,保持合理的作息时间与正常的饮食习惯,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。

3、节制上网,警惕疫情信息过载。过度沉浸在与疫情有关的负面信息流中,容易陷入应激状态,进一步加重焦虑情绪,同时,还会降低认知功能,失去对有效信息的辨识力。很多时候恐惧和焦虑并不是因为信息缺乏,而是信息过载,不断更新的信息也在不停拨动我们的神经,如果你属于容易焦虑的人,要学会保护好自己,建议适当与网络进行“隔离”。

4、消除恐惧,积极调适情绪。在疫情面前,负面的情绪以及悲观的心态只会让事情的发展更加糟糕。积极的心理能帮助我们更快的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,转变心态有助于我们迎来“柳暗花明”。减少过度焦虑和恐惧的有效办法,一是增加疾病知识的储备,二是对非官方和网上信息来源进行筛选、判断,三是加强科学的防护。当您发现自己处在过度焦虑的状态下,就需要做自我调节。多做正面思考,合理疏泄情绪,与家人沟通、做深度放松练习、欣赏动听的音乐、体验令人愉悦的事等都可以暂时缓解焦虑情绪。

5、走出恐慌,恰当求助。如果心理压力较大,自我调节失效,建议及时寻求心理援助。如果您或身边的人有下列的感受或状况,并持续超过2周以上,请尽快就医或寻找专业心理咨询师求助:睡眠状况恶化,恐惧,无法感觉安全,感觉无助,感觉空虚,变得退缩或孤立,对自己或是其他任何人失去信心,感受变得迟钝及麻木等。

二、身处疫区或被隔离,如何调适自己?

突然的人身自由限制,被冠上“隔离”的要求,对普通人而言并不寻常。换作任何人,情绪都会产生波动,我们要做的是学习如何面对“隔离”。这个时候,可能会产生很多情绪与感受,比如慌张、不知所措、愤怒、沮丧、孤独感、被抛弃感等等。这些都是正常人在异常情况下的自然反应,不要刻意压抑这些情绪,而是找到合适的途径允许自己体验和表达这些复杂的感受。给自己做一份规律的作息时间表,尽可能把生活品质维持在一个水平:有工作时段、休息时段、娱乐时段、运动时段、进餐时段等等,每日照做。稳定感对于应对未知感非常重要。

三、如果自己或家人出现疑似“新型病毒肺炎”症状,该怎么做?

1.若体温<38°可先进行自我隔离、观察。2.若体温≥38°,并持续1-2天没有退烧,请务必戴口罩,做好防护,立即就近求医,注意不要搭乘大众运输工具。3.在做上面这几件事的过程中,自我情绪管理相当重要,切记保持冷静。如果您觉察到焦虑、恐惧、担心的情绪强烈且无法消除,一定要及时找到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协助,稳定情绪、冷静处理所面临的危机。同时,不要胡思乱想、老往坏处想,尽力做好万全准备,心态上要维持正面思考。

最后送您一则顺口溜:

作息规律正常化,官方新闻定时刷;

生活休闲充实化,焦虑情绪要接纳;

亲友联系信息化,专业帮助不要怕。

无论遭遇了什么,保持一种“不幸只是暂时的,一切总会好起来”的希望感是最为重要的。希望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,我们可以在危机中成长,继而拥有更加强大的内心,愈发热爱生活。

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针对此次疫情防控,开通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:18569909371,为全校师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。

附件1:全国心理援助热线一览表

附件2:心理中心疫情防控期间心理援助热线值班表

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新型肺炎防控专题网站

信息化办公室制作